第二十章 赤媛暗访波澜深-《孤锋莫宁》
第(1/3)页
碧波殿那扇由整块万年玄冰玉雕琢而成、沉重无比的殿门,在澜蓝的操控下,无声无息地向内滑开,没有发出一丝一毫的声响,仿佛开启的并非实体门户,而是一道通往更深层寂静的界限。门外幽暗的光线流淌而入,映照出一道静立的身影。
来人是一位身着赤鱬族繁复华丽宫装的美妇。长裙以最上等的深海鲛绡织就,其上用细如发丝的金线绣满了层层叠叠、仿佛在缓缓燃烧流动的火焰云纹,在幽蓝的磷光映照下,折射出低调而奢华的暗金色光泽。
她容颜绝美,堪称倾国倾城,岁月似乎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,但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中,却沉淀着一种挥之不去的、浓得化不开的忧郁与苍白,那是长年幽居深宫、心事重重、与外界隔绝所镌刻下的独特印记。
她的气质雍容华贵,带着龙妃应有的、不容亵渎的尊仪,然而周身却萦绕着一股深宫妇人特有的、与这喧嚣诡谲、暗流汹涌的龙宫格格不入的沉寂与落寞气息,仿佛她并非置身于权力漩涡的中心,而只是伫立在一座巨大而华丽的坟墓边缘,静静凝视着内部的腐朽。
澜蓝在看清来人的瞬间,瞳孔几不可察地微微一缩,但她的反应快得惊人,几乎是门开的刹那,便已迅速上前一步,仪态完美无瑕地敛衽一礼,垂首恭声道,声音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沉静与尊敬:“赤媛妃娘娘金安。不知娘娘驾临,有失远迎,还望娘娘恕罪。”
与此同时,一丝极其细微、凝练如针、唯有莫宁能够清晰捕捉的魂力传音,如同最轻的羽毛拂过水面,悄然落入他的识海深处:“赤媛,三太子沧昱生母,出身赤鱬族长公主一脉。此族虽不掌兵权,但世代执掌璃渊龙宫文史记载、典籍编纂以及部分与祭祀、预言相关的古老秘术传承,在宗室元老与文官体系中影响力根深蒂固,极受敬重。她本人深居简出,极少参与朝政,但每逢重大决策,龙皇…往往会在最后关头听取她的意见。当年…镜海璎鱼族叛乱爆发前,她曾数次在非公开场合,向龙皇极力谏言,主张慎重调查,反对贸然用兵…可惜…”传音到此戛然而止,留下无尽的意味。
莫宁心中疑窦顿生。这样一位身份尊贵、看似超然物外的人物,为何会亲临他们这处风暴中心的碧波殿?绝非寻常问询。
他面上依旧冰封一片,微微颔首致意,算是见过礼,目光却锐利如刀,审视着这位不速之客。
赤媛妃缓缓步入殿内,目光温和地扫过澜蓝,轻轻虚扶:“蓝令使不必多礼。妾身冒昧前来,打扰了。”她的视线最终落在莫宁身上,那目光带着一种奇异的探究,并无恶意,反而有一丝…难以言喻的复杂,绝非看陌生人的眼神。
“赤媛妃娘娘驾临,不知有何指教?”莫宁开门见山,声音冷硬,不带丝毫暖意。
赤媛妃并未直接回答,而是转向澜蓝,语气轻柔如叙家常:“蓝令使气色比初入宫时好了许多。看来碧波殿虽风波不断,倒也并非全是险恶。有些东西,放在明处看得紧,反倒不如藏在看似危险,实则灯下黑的地方安全。”她眸光似无意般扫过殿内一处不起眼的玉砖,“就比如…某些失而复得的故纸残卷,若是藏在守卫森严的禁地,只怕早已被翻了个底朝天。反倒是某些人声鼎沸、众目睽睽之处,更易隐匿。”
澜蓝指尖一颤,面色却依旧平静如水:“娘娘妙语,澜蓝愚钝,听不甚明白。碧波殿一应物品,皆由龙宫安排,并无特别之物。”
莫宁周身的气息却骤然森寒了几分。这女人话中有话!她不仅知道残卷的存在,甚至可能猜到了是他们盗取,并且点出了他们藏匿残卷的思路——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。她是在暗示什么?威胁?还是…
赤媛妃仿佛没感受到莫宁瞬间绷紧的杀意,轻轻叹息一声,自顾自说了下去:“故纸堆里的东西,年代久远,墨迹会淡,纸张会脆,甚至…记录者所见所闻,也未必就是全部真相。有时急着翻看,反而容易让脆弱的线索彻底碎裂,再无拼凑之日。不如…等一等,待尘埃稍定,水净沙明之时,或许能看到更多被掩盖的脉络。”
第(1/3)页